导语:
 它,是名门之秀,从研发过程到推广应用全程备受关注;
 它,打破国内现阶段缓释肥发展格局,引领产业新方向;
 它,是产品结构调整、提档升级的重点工程之一,表达的不仅仅是一个新品,更是作为企业巨头紧随市场、创新经营的态度与决心。
 它,是红四方立足大视野、大格局的支撑点,是企业围绕更省事、更高效、更环保,站在世界的高度,根据国内市场、研发生产的世界级好肥料。
 它,就是红四方新一代可降解包膜缓释肥料。
 诞生背景
 在中国,缓释肥料发展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探索起步、90年代的初步发展和2000年以后的快速发展阶段,而2005年是一个节点,这一年进行了两次技术引进和集成创新,那就是从引进日本溶剂型树脂包衣缓释肥料技术转变为美国、加拿大无溶剂反应成膜树脂包衣缓释肥料技术,形成产业化,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以红四方科研联合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等技术为主要体现。
 市场行情
 中国缓控释肥消费发展迅速,已占世界41%,成为全球缓控释第一大生产和消费国。然而,市场上打着缓控释肥牌子的产品很多,但是绝大部分只是打概念,截止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在农业部申请的缓释肥临时登记证单位却屈指可数,而红四方就是其中之一。
 工艺优势:
 膜材料可降解,释放期最长可达180天。
 采用国际先进的包膜工艺,研发而出的新型可降解高分子膜材料,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包膜缓释肥料。
 膜材料养分释放性能更加优良。
 包膜工艺实现连续化、自动化。
 自主设计开发出一整套连续化、自动化生产新型缓释肥料的包膜设备,建立了一条完整的生产线,生产过程能耗少,批生产能力大,可以实现生产规模放大。
 包膜工艺无有机溶剂,绿色环保。
 生产过程能耗少,无“三废”产生,产品无毒、无味,各项技术指标已达到国际、国内缓控释肥料标准。与聚烯烃包膜相比,红四方缓释肥料成膜工艺从根本上解决了有机溶剂的使用问题,生产整个过程无有机溶剂的参与,实现绿色环保生产,产品无毒、无味。
 应用推广
 缓释肥料肥效显著:在大田作物、大田经济作物、蔬菜及园艺等各种需肥作物上,均表现出明显的增产特性,在等氮量条件下增产幅度在9-15%之间;在减氮20-40%条件下也表现出一定的增产性或稳产性。
 最适情况
 盐碱地使用效果最好:不容易烧苗!
 南方高温、高湿地区:养分流失小。
 需多次追肥的作物:香蕉、芒果。
 沙土地等养分容易流失的地区。
 不容易追肥作物,如玉米、马铃薯、覆膜的作物。
 东北等“一炮轰”施肥地区。
 土壤肥力不好的地区。
 注意事项
 缓释肥养分释放受温度影响很大:环境温度越高,养分释放速度越快,如在黑龙江、山东、湖南地区的玉米专用控释肥的释放期不一样。
 缓释肥养分释放受水分影响也很大:当土壤水分含量大于15%,释放速度不受水分影响。当土壤水分含量小于15%时,土壤越干燥,养分释放越慢。如在内蒙等干旱地区,浇水条件不能保证时,要使用释放期较短的控释BB肥或不用控释肥料。
 缓释肥释放受土壤类型影响: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作物、不同土壤生产专用缓控释配方肥、缓控释复混(BB)肥。
以上资料有复合肥厂家红四方农技中心提供,更多红四方复合肥产品请直接关注红四方复合肥网产品中心或者直接拨打免费热线400-808-9515。
        
 
        
 红四方养吧增效控失肥46%(26-13-7),适用于小麦、玉米、水稻等大田作物
红四方养吧增效控失肥46%(26-13-7),适用于小麦、玉米、水稻等大田作物 红四方养吧增效控失肥40%(29-5-6),适用于小麦、玉米、水稻等大田作物
红四方养吧增效控失肥40%(29-5-6),适用于小麦、玉米、水稻等大田作物 红四方养吧增效控失肥46%(23-8-15),适用于小麦、玉米、水稻等大田作物
红四方养吧增效控失肥46%(23-8-15),适用于小麦、玉米、水稻等大田作物 红四方养吧增效控失肥42%(16-18-8),适用于小麦、玉米、水稻等大田作物
红四方养吧增效控失肥42%(16-18-8),适用于小麦、玉米、水稻等大田作物